4月20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舰”重型运载火箭在在升空3分钟59秒时爆炸。尽管发射失败,但是在发射直播视频里,现场还是一片欢呼声与掌声。
在眼看30亿美元被炸得烟消云散后,创始人马斯克仍表示,祝贺SpaceX团队进行令人兴奋的星际飞船发射测试,并称学到了很多东西,下一次测试将在几个月后。
SpaceX之所以能获得普罗大众的关注,是因为SpaceX的创建理念是要让火箭像飞机旅游一样频繁,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卫星频段、轨道稀缺,“先登先占+先占永得”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竞逐深空资源,商业航天的可能性也正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土壤上开花结果。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探索苍穹是一项艰巨而浪漫的事业,从古时“嫦娥奔月”的浪漫故事到现代电影“流浪地球”的爆红,中华儿女的飞天梦想已经延续了千年。
如今,航天事业已经不仅仅只是满足于人类对于未知太空的好奇心,更是一种国家战略性力量。一个国家火箭技术水平代表着未来对于太空空间、资源的掌控能力。目前我国航天存在“星多箭少”的现状,火箭运力某种程度上是我国新时期大规模卫星部署的一个痛点。
中国航天日的前一天,全球运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1号”亮相2023年中国航天大会,而“引力-1号”的出现将有望大幅降低我国商业航天发射成本。
因为“引力-1号”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6.5吨,能够将国内现有最大固体火箭能力提升3倍,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大运载能力不仅能够实现规模效益,降低火箭发射单位成本,还能满足“一箭多星”的卫星星座组网工作,更快速开展卫星组网,促进我国太空经济繁荣。
从技术发展快、可普及性强、业态多元化等特点来看,商业航天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还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补充力量。
“引力-1号”背后的研发公司东方空间正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蓬勃发展浪潮中的翘楚。虽然2020年才刚刚成立,但东方空间创新研制了“引力”系列大中型商业运载火箭,包含目前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1号”、芯级可回收的液体中大型运载火箭“引力-2号”、整箭可回收的大型运载火箭“引力-3号”。
作为固体运载火箭,“引力-1号”具备“简洁发射、快速响应”的特点。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主要是推进剂形态不同,各具优势。其中,固体动力的优点在于发射准备周期更短、储存周期更久、响应速度更快,可通过火箭的预先生产、贮存,使卫星可做到提前规划、批量生产完成后快速滚动组网。贮存火箭最快24小时实现补网发射。
面向未来规模化、常态化的火箭发射需求,“引力-1号”还支持“海上发射”。“海射”的好处在于航区和落区更加灵活安全,而且射向范围大。放眼未来,这种发射方式更方便在国际间开展航天合作。
值得提到的是,此次国民品牌海澜之家率先与东方空间达成战略合作。今年下半年,东方空间的火箭外壳将携带海澜之家蓝白标识涂装,一齐携手“飞入太空”。
海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立宸对此次合作表示:“作为男装国民品牌,海澜之家也一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我们会继续坚定支持中国航天事业、中国商业航天。”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作为此次东方空间的“伴飞者”,海澜之家已经怀揣航天梦想多年。
2021年,在“天问一号”着陆之际,海澜之家就推出了中国航天·太空创想联名系列服饰。该系列在回首一代又一代航天大事记时,还将航天人的精神化为设计灵感,融入服饰中。
而且,海澜之家不仅是在商业联名合作领域中发挥自己设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优势,它还试图帮助中国航天事业培养未来新生力量。
2021年11月,海澜之家“多一克温暖”公益行动来到红色武乡,为这里的老师孩子们送上崭新的羽绒服,带来了许多生活与学习用品,并邀请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博洋做演讲交流,播撒航空梦想的种子。
一定程度上,海澜之家与航天事业发展上多少有着相似之处。要在专业领域从追随者变为争做引领者,其中少不了勇于创新、敢于破局的各方参与。
商业航天就是其中重要的补足力量之一。商业航天不仅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宏旨,还将从通信、出行、气象、环境等众多民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多点散发创新思路,拓展种种可能性。
2015年是中国商业航天元年。当年7月,政府核准的第一个民用商业遥感卫星“北京二号”发射,拉开我国商业航天蓬勃发展的序幕。2015至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保持着2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该市场有望在2024年达到2.3万亿元。
以东方空间为例,“引力-2号”大型可回收液氧煤油火箭已完成方案论证,预计2025年首飞,以极致性价比、高轨发射、可回收为主要特点,将进一步提高运载能力至15吨,实现国内一流商业航天发射能力。自研“原力-85”百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也将于今年试验完成并投入小批量生产,2025年投入整箭使用。
同样作为民营企业的海澜之家正是看到了民营航天对中国商业航天事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因此大力支持东方空间进行未来探索。
任何事业的成就都离不开对初心的坚守。
一代代航天人对于中国航天事业打破桎梏,成为国际引领者的梦想造就了一个个突破性的成就。而海澜之家精研服装21年,致力于让中国人拥有更具性价比的日常服饰优质选择,在长期坚守中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和追随。
从2002年南京的第一家门店到2022年全国五千多家门店,从西服自选店到连续7年男装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国民品牌,海澜之家还在继续革新精进。
在海澜之家20周年战略发布会上,海澜集团董事长周立宸为海澜之家写下了品牌价值的新注脚——“创造有生命力的服饰,服务每个人的光采”。
这一点具体到细节上表现为“适人体、优人态、合人需、达人意”的四大设计原则。
海澜之家超五千家门店、二十多年的服务经验积累了中国海量男性的尺码数据和多元化体型需求。在海澜之家,一件男装的尺码可以多达12种,消费者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体态的尺码型号。
而这些终端数据也能反哺前端设计开发,有助于海澜之家从设计端开发出权衡普适各种体型后能最好展现体态的服装设计。
与此同时,海澜之家始终紧跟市场需求并快速做出反应,比如抓住近年来健康舒适出行的需要,将功能性产品的投入提高到一半以上,并连续推出一系列创新科技面料。
值得提到的是,2022年8月,海澜之家还成立了云服实验室,重点聚焦面料、设计、智能制造。前述面料和产品创新亦得益于此次研发投入。2023年,海澜之家就曾推出免烫 polo衫、冰爽凉感 T 恤、户外防晒服等市场反响不错的创新功能性单品。
在设计生产能力的基础之上,海澜之家还通过融入中华传统美学、IP合作等种种方式张扬富有中国底色的潮流脉搏,持续努力做成一个国民品牌。
在过去三年因为疫情影响,纺织服装市场整体下行的情况下,海澜之家反而进行了逆势扩张。
在前述20周年战略发布会上,海澜之家提出“新千店计划”,预计未来直营占比将持续提升,购物中心新型门店还将有所增长。
根据申港证券研报,2022年前三季度,海澜之家集团营收136.75 亿元,远超同行业四位可比公司。从趋势上,其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40%,在可比公司中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
随着疫情进入末期,消费信心逐渐恢复,男装消费有望进一步提升。可以参照的是,从日本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泡沫后,居民趋于理性消费,大众中端产品迎来逆势发展,定位大众男装的海澜之家也有望迎来业绩反弹。
此次海澜之家和东方空间的合作或将成为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近年来,我国持续颁布政策措施促进航天商业化,推动民间资本与社会力量入局航天领域。多位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将是我国商业航天“全面爆发”的一年。而早已入局合作的海澜之家有机会乘着这股航天热潮圆梦太空,并让更多潜在消费者看到海澜之家。
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联席CEO、CTO布向伟表示:“海澜之家的支持和投入让我们深受鼓舞。双方的合作是基于对中国航天事业共同的期待,我们会一步步把梦想变为现实,从波澜大海,奔赴浩瀚苍穹。”
在过去几年里,面对零售环境骤然变化的海澜之家一直在不断调整策略,始终致力于在国民品牌的层面上与消费者保持情怀上的深度联结。
在已经度过草莽生长阶段后的中国服装市场上,缺少的从来不是新品牌,或是新趋势。真正缺少的是能代表中国制造水平,但更能展现国民精神和情怀的品牌。
这样的代表品牌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和精力去塑造,而海澜之家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