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披露2022年度报告。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太平鸟营业收入下跌21.24%至86.02亿元,低于2020年的93.87亿元。归母净利润下跌72.73%至1.85亿元,低于2020年和2019年的7.13亿元和5.5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684万元,是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过去3年太平鸟领跑本土服饰品牌赛道,如今却也成为跌得最惨的公司之一。
对比看,朗姿股份净利润下跌90.73%,但营业收入却微增1.19%至38.78亿元。江南布衣集团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3上半财年内收入下跌5.02%,而太平鸟在2022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下跌15.35%和32.27%。
从2020年开始,年轻化转型初见成效的太平鸟进入高速扩张时期。2019的时候,加盟店数量净减少215家。但到了2021年和2020年,加盟店净增加了199家和536家。从收入表现来看,这增加了和消费者接触的机会,也带来了总收入的提升。
根据2020年年度报告,太平鸟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8.4%至93.9亿元,扣非净利润增长59.1%。在2021年上半年,太平鸟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营业收入录得50.15亿元,同比增长55.88%;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涨幅分别达到240.5%和420%。
但若拆分细看,大量开设加盟店并没有为太平鸟带来与其规模匹配的业绩。
截至2022年年底,太平鸟共开设有1427家直营店,3244家加盟店。直营店渠道年内贡献收入34.19亿元,毛利率为63.41%;加盟店渠道年内收入为23.78亿元,毛利率为34.78%。直营店数量少但贡献业绩多且毛利率更高的情况,在2020年和2021年同样出现。
界面时尚曾报道,太平鸟的成功离不开爆品策略,其中最依赖的路径是大量展开联名合作。其背后的逻辑是,加快上新频率、紧跟趋势热点、扩大SKU基数,以尽可能扩大其可覆盖的消费者喜好范围。而这也意味着,大量无法成走红的单品,最终很有可能成为积压的库存。
而现实情况也是如此。
大量增设的加盟店并未带来应有的业绩,但却带动了生产量和库存量的提高。
在2022年,太平鸟存货周转天数为189天,较2021年增加21天。为数不多的几个好消息则包括,太平鸟本财报期末存货净值下降16.35%,2年及以上货品库存占比由2017年的28%下降到2022年的3%。
不过,这样的结果是在加盟渠道加大过季老货清理力度换来的,最终也导致了该渠道年内毛利率大幅下跌。在业绩快速上升时进行扩张是大部分服装品牌都会作出的决策,但在鞋服行业仍然承压的大背景下激进开店,也让如今太平鸟为此前举措付出了代价。
值得提到的是,尽管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太平鸟依然重视营销投入。2022年销售费用下跌19.81至31.66亿元,略低于2020年的32.73亿元,高于2019年的28.96亿元。可从结果来看,营销上的投入,并没有真正拉动其销售增长。
营销投入和增长幅度失调背后,是太平鸟打造爆款服饰能力弱化的体现。而没了爆款带动,又会导致整体业绩下跌和库存堆积。加之过去几年大量开设的加盟店,就更是导致了如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跌的情况。
按理来说,太平鸟应该要更注重产品力。但在2022年,其研发费用仅有1.18亿元,销售费用支出是其30倍。作为对比,歌力思2021年研发费用为5700万元,销售费用为9.61亿元,约为前者的17倍;朗姿股份销售费用则约为研发费用的14倍。
频繁的营销活动让太平鸟在转型初期快速积累声量。但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潮流褪去后,太平鸟不仅没有建立起新的风格形象,反而陷入到了自己带来的困境里。更何况,多次涉嫌抄袭的事件,也让大众对太平鸟持有负面印象,这进一步影响了太平鸟树立新形象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