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曙高科:开源金属3D打印是如何炼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是几百年前清朝思想家魏源面对民族落后挨打时提出的兴起之道,到今天,你不得不感叹中国人的聪明智慧,我们不仅非常擅长“师夷长技”为我所用,更有大量杰出的中国科学家在“师夷”的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的一技之长,进而将其带回来又推向海外。在3D打印界,有着“SLS之父”之称的许小曙博士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986年,许小曙远赴美国求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加入美国海军焊接研究所和全球最大的3D打印公司3DSystems,担任技术总监,领衔研发了对制造业有革命性影响的“SLS技术”,成为了目前全球最懂SLS技术的人。2009年,许小曙回国创办了湖南华曙高科,7年的时间,这位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带着他的核心专利与人脉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建立团队、深耕技术、深化布局,如今他研发的3D打印设备被誉为“许氏机器”,而他创建的品牌“FARSOON”正代表着中国民族品牌冲向海外,在国际舞台上与诸多高手一决高下。
笃实根基打造自主核心技术与产品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技术和产品是企业最重要的基石。”许小曙深知只有拥有核心的技术才能有可靠的市场竞争力与话语主动权,因此华曙高科愿意花费了几年的时间、在几乎没有收入的情况下专注于研制自己的设备、材料,而没有被许多外界因素所干扰。
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正确的。如今,华曙高科不仅在业内站稳了脚跟,还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形成了从SLS和SLM设备研发生产、材料研发生产到加工服务全产业链的产品矩阵。
2012年3D打印开始风靡全球,经过三年的厚积,华曙高科正好赶上了这趟风,推出了自主研发生产的尼龙3D打印设备401P和402P系列,目前依然是打印速度最快、热场最稳定、性价比最高的3D打印解决方案,打印的产品可直接用于终端部件。
尽管许小曙的专长在于SLS技术,但他的前瞻性的目光并没有局限于此。根据沃勒斯报告,2015年全球金属3D打印比2014年增长了45%,在这种上升的趋势下,2015年华曙高科从高分子领域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推出的自主研发生产的金属3D打印设备FS271M,是全球首款开源可定制化的金属3D打印机,打破了欧美国家对3D打印的技术封锁,它重新定义了3D打印的制造规则,满足客户各种复杂和个性化的需求。
2016年华曙高科再接再厉,又推出的全球首发开启规模工业化制造新纪元的金属3D打印机FS121M,不仅在性能和速度方面遥遥领先于市场上同类设备,而且参数开源,性价比高。“它的面市,将开启规模工业化制造新纪元,引领和推动医疗、科研、义齿等行业颠覆性的变革”。许小曙介绍道。
而在重要的材料方面,华曙高科也成绩斐然,研发了包括高分子尼龙粉末材料、PA-6材料、玻璃微珠复合尼龙材料、碳纤维复合尼龙材料、矿物纤维复合尼龙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等行业。
产品是核心,但许小曙认为企业的制胜法宝却是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华曙高科一方面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加强专利保护,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主动权。如自主知识产权控制软件MakeStarSystem、窗口镜气帘保护装置、获得专利的单缸供粉双向铺粉系统、八区独立温控……据统计,华曙高科现申请专利共7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等专利20项,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13项,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搭桥铺路全面布局海内外市场
“你们一定会做大做强,顶天立地”,这是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今年在湖南调研期间对华曙高科提出的殷切期望。
近两年国家开始对3D打印做出政策方面的扶持,而华曙高科也凭借其在工业3D打印方面的地位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点关注,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华曙高科建立了全国首个由企业承建的高分子复杂结构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被工信部列为全国唯一的3D打印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与此同时,华曙高科也不负所望在多个高端领域的应用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航天科工“量身打造”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的壳体,该部件成功通过发动机地面试车考核,是我国首次成功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领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在骨科、口腔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等科室成功实施术前规划、手术模拟、导板订制等患者辅助临床治疗数百例。
“从2013年开始华曙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我认为华曙高科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中国的品牌走向世界,用品牌形象及口碑推动中国民族产业的崛起。”许小曙表示。
在这期间,华曙高科耗费两年时间和上百万的资金,对海外市场进行了全面调研。之后,华曙高科确定了整合尖端资源、设立国际合作平台和构建全球化营销网络的出海计划,正式迈出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
2014年,华曙高科结交了几个重要海外的“伙伴”。
第一个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德国BASF集团,巴斯夫在决定进入3D打印领域后决定和正在快速发展的华曙高科进行合作,双方共同投资逾1亿欧元用于汽车部件等工业领域的多款特种3D打印材料及装备的研制。在2015年德国法兰克福Formnext展会上,联合发布了共同合作开发的最新3D打印材料——PA-6粉末,这种材料对于华曙高科进军汽车、航空航天等重要工业应用领域起到了重要作用。华曙高科在海外的市场战略机遇已经来到。
同年,华曙高科在SMERAPID展会结交了第二个伙伴,一家新成立的公司Varia3D获得了华曙高科激光烧结3D打印设备及材料在北美市场的经销权;接着华曙高科又授权德国LSS公司作为欧洲区域Farsoon设备与材料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代理商,LSS是欧洲知名的3D打印系统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也是全球第一代专业从事3D打印技术服务的知名3D打印企业。
2015年,华曙高科与法国Prodways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多项覆盖高分子、金属、陶瓷等材料的快速成型技术开发和推广,联合推出基于“ProdwaysPoweredbyFarsoon”品牌的3D打印设备以及相关打印材料,并由Prodways在全球代理销售。
在亚太地区,华曙高科与韩国KITECH(韩国工程研究院,是隶属于韩国知识经济部的韩国唯一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副部级研究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联合推广华曙高科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扩大了华曙在韩国市场的直接影响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华曙高科目前正在筹备欧洲增材制造中心,许小曙表示:“闭门造车是跟不上时代的,我们一定要走出去”。据了解,这个欧洲增材制造中心,融汇了欧美研发力量,吸纳了荷兰TNO研究院JAC和WIM博士、美国顶尖科学家BrainBauman、Chuck等全球顶尖的3D打印技术研发人才,并由超过20年运营经验的欧洲最大的3D打印服务商德国LSS(Laser-SinterService)公司提供应用研发支持。每隔一段时间,华曙高科研发团队与欧美研发团队就会进行沟通交流,联合研发3D打印设备及材料。
“2015年我们在海外市场销量已占华曙高科设备整体销量40%,预测今年将超过50%。”走向海外的策略无疑使华曙高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国际知名度节节攀升,成为了“中国智造”输出海外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不断进取走开源金属3D打印之路
华曙高科在SLS尼龙烧结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2015年金属3D打印设备FS271M的推出无疑引起业界一片赞叹,宣称“全球首款开源可定制化”的特性更是吸引了无数的目光,但华曙高科依然觉得这还不够惊艳,2016年初又继续推出FS121M,这一次宣称的是“开启规模工业化制造新纪元”,吸引了众多客户青睐。
面对为什么要涉足金属3D打印的疑问,许小曙的回答是:“业内普遍认为工业级3D打印更具应用前景,而金属3D打印则被认为是3D打印领域最高端技术。”华曙高科已经在工业领域打了一片天下,但他们要做的是最高端的技术。
对金属3D打印华曙高科可以说是在原有SLS技术上的升华,但做出的成绩却不俗,许小曙介绍他们推出的金属3D打印机FS121M拥有很多特性,如具有独特的三轴动态聚焦系统,双光斑扫描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节,一斑描轮廓,一斑填内容,双管齐下,精致与速度兼得,解决客户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光斑大小不合心意的问题,更好把控烧结品质。另外其自主研发的全新开源MakeStarllM控制软件,可实时删除工件,烧结过程中可停止或改变参数,参数全开放或半开放……
众所周知的是欧美3D打印龙头企业起步都比中国早,但在过去几十年的营销策略上都是采取封闭式手段,比如材料和设备的绑定,使得客户都不能使用第三方材料,更不能研发适用于自己产品的材料,这也是造成3D打印成本如此高的原因,这种营销手段虽然使得企业获得巨大的利益,但却极大地制约了3D打印技术的普及化。华曙高科高举“开源”大旗正是要打破业界这种壁垒,“我们至力于提供开放式3D打印平台,鼓励我们的用户使用不同的3D材料,更鼓励我们的用户研发适用他们自己产品的3D打印材料,我认为只有整个3D打印行业都来参与技术创新和材料研发,整个行业才能得到迅猛的扩展”。许小曙的这种考量非常符合行业的健康发展规律,但如何才能将金属3D打印做到开源化?
许小曙介绍到,“开源主要包含三个纬度:第一是参数可调节。我们在设备出厂时会给客户提供一个建议值,客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参数自主调节,以达到最佳打印效果,且无需另外付费;第二是客户可使用我们的设备,打印多种不同性能的材料,包括第三方提供的材料,并不用另外付费,这样既可以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又降低了成本。所以我们的金属3D打印设备也是科研机构最理想的设备;三是我们和客户一起,共同研发多种新材料。”他举例,我们与株洲普林特增材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发了医用人体植入物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这便是我们拥抱客户,与客户共生共荣、合作共赢的案例。
作为民族优秀3D打印企业,华曙高科是怎么炼成的?许小曙总结他们的优势在于四个方面: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丰富的海外人脉资源;一流的产品质量以及巨大的研发投入。据了解,华曙高科的研发团队囊括全球顶尖的3D打印技术研发人才,国际知名3D打印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均深度参与华曙高科设备研发过程,他们都曾是许小曙在美国的同事,在3D打印技术研究领域中有超过20年的丰富经验,公司的研发成本占整个投入资金的40%,研发人员占整个公司人力成本30%。并且FARSOON设备整合全球资源,所有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全部采用一流品牌。
许小曙的希望是将华曙高科打造成为全球3D打印产业第一梯队领航企业,作为民族企业代表,用中国“智”造推动产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