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术业有专攻:惠普Elite x2 1012 G1体验)
一路看来,Surface的成长史,全然一部励志剧的感觉。微软在前几代的失败中越挫越勇,坚定着自己的信念,终于迎来的Surface Pro 3开始的“春天的故事”。
当然,其他做电脑的“百年老厂”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在等微软充分论证了Surface这种机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之后,在微软开始尝到Surface的探索带来的红利之后,市场上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很多类似Surface的机器。
2015年底,比较有名的类Surface产品就是联想的Miix 700和惠普的Elite x2 1012 G1。
IdeaPad Miix 700
惠普Elite x2 1012 G1
其实惠普Elite x2 1012 G1还有一只“姊妹版”——Spectre x2。
惠普Spectre x2
相比于Spectre x2,Elite x2 1012 G1拥有更加合理的改进。事实上,单纯从发布时间上来说,Elite x2 1012 G1更晚一些。虽然极其相似,但是Elite x2 1012相比于Spectre x2更加实用了很多。
首先是键盘的改进。Spectre x2的键盘在键盘最上端,靠近折叠的地方,有一条细长的扬声器。显然在这种机器轻薄的键盘上放置一条音响,即使这个音响下面还著名了有Bang & Olufen“信仰”加成,但是整体来说就是听个响吧。而且在播放低音的时候,整个键盘会很明显感受到震动。在Elite x2 1012 G1上就去掉了这个鸡肋的音响。
其次是支架的设计。Spectre x2的支架是在机身开槽放进去的。需要在机身侧面设置一个“弹出支架”的按键。而Elite x2 1012 G1则是直接放置在机身边缘,和Surface一样用手掰开。弹出的设计显然增加的损坏的风险。
惠普Spectre x2支架设计
惠普Elite x2 1012 G1支架设计
当然最大的区别还是接口和功能的调整。Spectre x2不具备指纹识别。同时,Spectre x2配备了两个Type-C的USB接口,但不提供常见的Type-A也就是正常大小的USB接口。这么激进的做法有点类似苹果,但是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显然还是拥有一个正常USB 3.0接口和一个Type-C的USB接口的Elite x2 1012 G1更实用。
鉴于Spectre x2和Elite x2 1012 G1两者价格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还是推荐多考虑一下Elite x2 1012 G1。
配置
Elite x2 1012 G1分为多种配置,CPU分为第六代Core M 6Y30、Core M 6Y54、Core M 6Y57和Core M6Y75。从Core M 6Y57开始,搭载8GB LPDDR3 1866MHz,其余型号搭载4GB LPDDR3 1600MHz内存。硬盘从128GB到512GB。
特点
除了见仁见智的外观设计,较比微软的Surface Pro 4(参数 图片 文章)系列,惠普Elite x2 1012 G1还有一些特点。
首先是Core M和无风扇设计。在Intel的CPU中,被动散热最高也只能做到Core M了。与Surface Pro 4的Core M3版本依然保留了可有可无的散热孔不同(没有风扇,散热孔作用不大),Elite x2 1012 G1更像是Surface 3,机身完全密封。市面上采用Core M系列的笔记本本身不是很多,大体上也是分为主动散热(风扇)和被动散热两种。譬如松下的Let’s Note RZ5,虽然也采用了Core M处理器,但是还是配有风扇帮助散热。说实话,被动散热对付一下Core M5水平还可以,但是对于Core M7这种性能其实已经相当不错的CPU来说,被动散热已经有点不堪重负了。不过总体来说,相比于Surface 3羸弱的Atom,Core M性能提高了非常多。
其次相比于微软Surface Pro 4,惠普Elite x2 1012 G1提供了一个常规USB接口和一个Type-C的USB接口,虽然Type-C的USB接口平时是用作充电接口使用。另外对于国外的版本,惠普还提供了LTE的SIM卡槽,可以随时上网。当然最奇葩的,还是惠普竟然在左下角设置了挂绳孔……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也提供了一支不错的手写笔。这支手写笔采用了Wacom的AES技术,和Surface Pro 3时代的笔几乎一模一样,也提供了相似的功能。
另外有一个非常不会引人注意的特点,作为一台面向商务客户的笔记本,Elite x2 1012 G1的可维护性很好。惠普官方在Youtube上也放出了Elite x2 1012 G1的简单拆解视频。基本就是一把螺丝刀就可以搞定。对应更好的拆解性,Elite x2 1012 G1的拓展性也非常不错。除了主板板载的4GB内存之外,主板上有一个内存插槽用来拓展内存大小,事实上8GB内存型号的机器就是这么做的。同样,按照官方说明,主板也提供了PCIe接口,用来更换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盘。
设计
当第一次看到Elite x2 1012 G1的时候,自己最关注的却是惠普采用的铝合金。
在微软的世界中,Surface那个镁铝合金如同传家宝,无论是低端的Surface还是中高端的Surface Pro、Surface Book,都用同一种非常轻薄而且据微软说机械强度也不错的镁铝合金。
然而,非常非常非常软!非常不耐刮。一旦桌子上有一点灰尘,马上就会被刮花。自己就算那么小心,Surface 3的后盖也多多少少有了一些划痕。
作为一台需要通过军工标准测试的笔记本,惠普采用了6000系列铝合金还构造整个Elite x2 1012 G1机身。说直白点,就是硬度差不多和iPhone 6系列采用的铝合金相当。虽然iPhone 6s用的7000系列合金显然更好,但6000系列合金也够用了。
整体外观设计上,惠普作为Windows阵营中的颜值担当之一,自然没有让人太失望。整体黑色和金属的强烈对比,让整个机器如同MacBook一样,散发着沉稳和科技感。
惠普把这款设备定位为12寸设备,但真正拿到之后,还是感觉很大的。
多说无益,先来几张图压压惊。
惠普Elite x2 1012 G1正面
正面Elite x2 1012 G1没有任何特点,和Surface极其相似。当然,对比Surface Pro 4的边框宽度(约1cm),Elite x2 1012 G1显然还停留在“航母时代”,整个边框厚度达到了1.8cm之多。对于这种小尺寸的平板,显然这个宽度非常显眼了。
前面板非常干净,上方只有一个摄像头和摄像头指示灯,下方只有一个惠普Logo作为点缀。
惠普Elite x2 1012 G1背面
背面Elite x2同样非常干净。中央一个大大的抛光的惠普Logo,右上角有一个划动式的指纹识别器。Surface将天线的塑料带做成金属灰色力求整体外观上的统一,而Eltie x2 1012 G1则很大张旗鼓地突出了天线的塑料带用黑色突出。天线带中央是后置摄像头,旁边是一个比较明显的LED闪光灯。
惠普Elite x2 1012 G1左侧
Elite x2 1012 G1左侧从上往下依次是电源按键、音量调节键、SIM卡槽(国行版本无法打开,内部也无LTE模块)、安全锁插槽、支架旋转轴以及最下面的挂绳口。看来惠普真心把这个当作平板来做了。
惠普Elite x2 1012 G1右侧
在右侧,从上往下依次是耳机插口、USB 3.0插口、Micro SD卡槽、Type-C的USB接口、电源指示灯、支架旋转轴。为了保证整体的风格,Elite x2 1012 G1采用了类似手机SIM卡托一样的Micro SD卡托。在插Micro SD卡的时候,也需要用针捅从而取出卡托。
惠普Elite x2 1012 G1上侧
在上边缘,Elite x2 1012 G1在两侧设置了两个扬声器。不把笔记本扬声器放在正面面朝用户的厂商都是在耍流氓。在日常使用中,笔记本屏幕并不是和人平行的,而是有一定倾角。这样机器顶端扬声器发出的音波就不能正面被人接收,导致音响效果大大打折。
惠普Elite x2 1012 G1扬声器效果图
不知道是怎样的原因,惠普没有学习Surface,把扬声器放在正面屏幕的两侧。
在底部,Elite x2 1012 G1和Surface如出一辙,设计了独特的键盘接口,并通过磁吸的方式连接。当然两者的键盘接口并不通用。
惠普Elite x2 1012 G1下侧
再来看一下支架设计。
和Surface一整块金属面板做成的支架不同,Elite x2 1012 G1的支架是框架式的。这种设计总会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不如Surface的给人踏实的感觉。不过这种设计也有一定的好处,就是可以给内部电池争取一点空间。
Elite x2 1012 G1的支架采用了类似Surface Pro 4一样的“连续式”开合角度设计,而不是Surface 3的段落式。当然,日常使用中,Surface 3的段落式并没有觉得不够用,所以这方面见仁见智。
惠普Elite x2 1012 G1支架最小角度
惠普Elite x2 1012 G1支架最大角度
惠普Elite x2 1012 G1支架最小角度
惠普Elite x2 1012 G1支架最大角度
键盘方面,Elite x2 1012 G1从官方说明中,配备了两种键盘:稍微轻薄一些的Travel Keyboard和稍微厚重但是功能更多的Advance Keyboard。目前市面上只有Travel Keyboard可以购买。
Travel Keyboard正面
Travel Keyboard反面
Elite x2 1012 G1键盘和Surface差别还是很大的。在厚度上,Surface Pro 4的键盘为4.65mm,而Elite x2 1012 G1的Travel Keyboard为5mm,差别并不是很大。然而从视觉上来看,Elite x2 1012 G1的Travel Keyboard要看起来厚实很多。这主要是因为这片键盘在正面覆盖了一层全金属的面板,让整个键盘感觉非常坚固。背面采用了和Surface类似的布面设计,只不过摸起来Surface的键盘盖感觉更加细腻一些。与Surface键盘盖一样,Elite x2 1012 G1的键盘盖拥有折叠式设计,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形成一定角度,增强手感。同时,惠普非常良心地附带了两个笔套,可以黏贴在键盘盖或者主机上。
在手写笔方面,Elite x2 1012 G1附带了一支Wacom的AES技术的手写笔。从外观和按键设置上,和Surface Pro 3的手写笔极其相似。
惠普Elite x2 1012 G1手写笔
惠普Elite x2 1012 G1手写笔
惠普Elite x2 1012 G1手写笔
Elite x2 1012 G1的手写笔在前端同样拥有两个按键,默认设定为橡皮和选择功能;在尾部有蓝牙按键,默认按键可以呼出OneNote。笔采用铝合金设计,后端是塑料设计。重量上比Surface Pro 3的笔更加轻一点。笔尖比Surface Pro 3的牢固,自己的Surface Pro 3的笔尖就用晃动的问题,而这支笔则没有这个问题。
同时,Elite x2 1012 G1随机附带了3根替换的笔尖。
最后说一下电源适配器。Elite x2 1012 G1的电源插口是主机的Type-C的USB插口,这点有点类似Surface 3。
惠普Elite x2 1012 G1电源插口
电源适配器大小为7*7*2.8cm³。虽然看起来很小,但是有点偏厚重。另外,Elite x2 1012 G1的电源适配器不类似Surface的电源适配器提供了一个单独的USB接口来辅助充电。
惠普Elite x2 1012 G1电源适配器
做工上来说,Elite x2 1012 G1整体上非常严丝合缝。Surface系列在屏幕的边缘没有一点保护措施,而Elite x2 1012 G1在屏幕边缘有一圈稍微高出屏幕的保护带。虽然可能作用并不大,但毕竟聊胜于无。类似的设计在一些智能手机上比较常见,譬如Sony的Xperia系列。机身背部的有机玻璃的塑料天线带,也略微低于金属外壳,从而防止被划伤。
总体来说,单纯从硬件设计和做工上,作为计算机行业祖师爷级别存在的惠普再一次交出了非常棒的产品。想到之前惠普推出的Spectre x2、Spectre x360,惠普在部分证明自己实力的产品上从来不吝惜拿出浑身解数。相比于Surface,Elite x2 1012 G1更有一点粗犷,或者说坚固的感觉。Surface能说的只能是精致,而且经常会爆出做工上的各种小问题。而Elite x2 1012 G1可以说在设计和做工上近乎完美。
在Surface推出之后,微软显然一副“来来来,我来教大家做硬件”的架势。而惠普则是要证明,抄作业也不是不能抄不出个未来的……
体积&重量
Elite x2 1012 G1主机厚度为7.5mm左右,而Surface Pro 4主机厚度约8.5mm左右。由于Elite x2 1012 G1机身周围没有散热口,所以可以进一步压缩机身厚度。
而带上Travel Keyboard键盘盖之后,Elite x2 1012 G1的厚度达到了1.3cm左右,和Surface Pro 4相仿。对比一MacBook Pro 13,整体厚度还是薄了很多。
Elite x2 1012 G1和MacBook Pro 13厚度对比
长度方面,Surface Pro 4长29.2cm左右,Elite x2 1012 G1长30cm左右;宽度方面,Surface Pro 4宽20cm左右,Elite x2 1012 G1宽21.3cm左右。从数据看来,Elite x2 1012 G1确确实实比Surface Pro 4大一圈。和MacBook Pro 13相比,Elite x2 1012 G1几乎没有小多少。
MacBook Pro 13和Elite x2 1012长宽对比
MacBook Pro 13和Elite x2 1012长宽对比
从图上可以看出,Elite x2 1012 G1宽度和MacBook Pro 13一样,而长度短了1cm左右。
重量上,Surface Pro 4主机加上键盘盖总重量为1058g左右(主机766g或786g),Elite x2 1012 G1主机加上键盘盖总重量为1200g左右(主机816g)。
总结,无论是体积和重量,Elite x2 1012 G1并没有任何优势。比Surface Pro 4更大更重,让其作为一台二合一设备有点过重。尤其是带着键盘拿起来的时候,已经不能说是一种难受,而是一种折磨。也许为了所谓的军工品质,惠普舍弃了一部分便携性。
不由得想起在之前惠普推出的Spectre x360的15寸版本,就像很多强行上触摸屏的笔记本一样,很少去考虑一款如此硕大沉重的笔记本如何轻松愉快地使用。显然,很多时候,厂商推出一款产品的时候,能够夺人眼球的炒作概念要比消费者真正“好用”重要得多。
屏幕
惠普在Elite x2 1012 G1上配备了一块分辨率为1980*1280的屏幕,达到了184PPI。相比于Surface Pro 4的267PPI,Elite x2 1012 G1的屏幕显然没有Surface Pro 4那种细腻。
具体体现就是如果看惯了Surface Pro 4的屏幕中的文字渲染,再看Elite x2 1012 G1则会有感觉文字锐利程度有所欠缺。但是整体上来说还是很细腻的。另外,搭载一块较低分辨率的屏幕,对于整体机器本身的性能压力也会较小。分辨率的差别对于图像的显示影响并不是很大,高分辨率的优势更多表现在文字的渲染上。
惠普在Elite x2 1012 G1上采用了来自LG Philips的LCD面板,型号为LG Philips LGD04A5。
而在使用中,这块屏幕给自己留下了特别的印象。
首先是屏幕色彩控制。总所周知,Surface Pro 4的屏幕是作为业界标杆一样的存在,出场就校准得非常精确,几乎达到100% sRGB。并且在亮度上面也非常高,达到440 nit左右。而Elite x2 1012 G1配备的这块屏幕则没有那么出彩。色彩方面,这块屏幕仅仅达到了71% sRGB和64% aRGB。最高亮度也仅仅达到340 nit左右。
具体来说,就是单纯从色彩上来说,这块屏幕有点暗淡。尤其是在显示类似柠檬绿之类这种特别鲜艳青翠的颜色的时候,总感觉力度不够。
于是拿MacBook Pro 13的屏幕和Elite x2 1012 G1的屏幕做对比(同设置为最高亮度)。
MacBook Pro 13和Elite x2 1012 G1红色对比
可以看出,即使在最高亮度,Elite x2 1012 G1的亮度也较比MacBook Pro 13低。在加上比较“朴素”的色彩倾向,让整个屏幕显得没有那么显眼,亮度也不高。最高亮度340 nit在当今的笔记本电脑中已经不是很突出了。
其他颜色的对比也证明了这个现象。
MacBook Pro 13和Elite x2 1012 G1绿色对比
MacBook Pro 13和Elite x2 1012 G1蓝色对比
MacBook Pro 13和Elite x2 1012 G1黄色对比
MacBook Pro 13和Elite x2 1012 G1紫色对比
MacBook Pro 13和Elite x2 1012 G1青色对比
MacBook Pro 13和Elite x2 1012 G1白色对比
MacBook Pro 13和Elite x2 1012 G1漏光对比
其中对比最强烈的,就是在显示白色的情况下两台机器的表现。Elite x2 1012 G1在整体色彩还原上很暗淡,或者说,如果参考71% sRGB的数据,可以说Elite x2 1012 G1的屏幕不能令人满意。测试的这台为最高配置,Core M 6Y75,8GB内存和512GB硬盘的版本,售价大概和Surface Pro 4的Core i5、8GB、256GB硬盘版本相似,但是其屏幕表现完全对不起这个价位。
总结来说,惠普在Elite x2 1012 G1上配备的屏幕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在各大厂商逐步也开始重视笔记本屏幕表现的情况下,在惠普拥有DreamColor这种高级显示屏色彩表现技术的情况下,这块屏幕实在是无法让人感受到惠普的诚意。在一个时间段发布的惠普产品中,新版13.3寸的Spectre x360搭载了色彩表现更加鲜艳的OLED屏幕,很可惜惠普没有在Elite x2 1012 G1上装备这块屏幕。在这个价位,惠普没有理由不提供更好的屏幕显示效果。
键盘
Surface Pro 4的键盘让人欲罢不能,而Elite x2 1012 G1的键盘也让人流连忘返。
无论是手感、硬度、键程,Elite x2 1012 G1的键盘和Surface Pro 4的键盘都极其相似,Surface Pro 4的按键感觉更硬一些。如果硬要说的话,Elite x2 1012 G1的键盘无论是外观还是手感,都和MacBook Pro的键盘非常相似。
自然,此图也适用于Elite x2 1012的键盘……
Surface Pro 4键盘使用后变化
此外,Elite x2 1012 G1的玻璃触摸板也完完全全做到了媲美MacBook的程度。丝滑的触感、精准的定位、合适的大小。这块触控板绝对让人在日常有放弃鼠标的冲动,不过还是希望Windows能在系统层面继续优化触控板的体验。
性能&发热
相比于搭载Atom Z8700的Surface 3,Core M提供了非常高的性能提升。其中,Core M 6Y75版本已经在性能上比肩Core i5 6300U了。
为了符合中国国情,为了让大家有直观的性能感受,于是在性能测试章节,采用世界领先用户数量最多的硬件跑分软件——鲁yuele大师!
惠普Elite x2 1012 G1鲁大师性能测试
可以看到,在搭载了Core M 6Y75之后,整个计算机的性能终于没有那么不上眼了。
这个配置完全可以在全分辨率下最高画质玩3A大作——英雄联盟了。其他游戏,自己测试了“帝国时代2高清版”、“帝国时代3”、“国家的崛起”、“火炬之光”等游戏,基本都可以流畅运行。但是譬如在大军团混战的场景,“帝国时代3”会有明显的卡顿。对DOTA 2,由于采用新版本的画面,比之前DOTA 2画面更加精细,所以要求配置也更高。最高画质全分辨率下,只能勉强达到30fps。团战中如果水晶室女放出一个大招……就可以双手离开键盘了(帧率在15fps左右)……
办公性能方面,基本上也做到了日常办公毫无压力。于是自己运行了一下Photoshop。之前在Surface 3上使用Photoshop,在缩放4K级别的图片的时候,在缩放或者移动的时候会有掉帧现象。而Elite x2 1012 G1则不会有这个问题。当然,在施加复杂滤镜的时候或者在处理了较多步骤之后,还是有一定的卡顿感。
总的来说,在性能上,搭载Core M 6Y75的基本满足了日常大部分需求,毕竟性能已经十分接近低电压版本的Core i5。但根据网络上的评测和资料,这款Core M 6Y75的CPU的Elite x2 1012 G1性能被惠普强行控制在Core M 6Y54级别,这更多是因为散热方面的考虑。
温度控制上,Core M 6Y75版本的Elite x2 1012 G1控制还算可以,毕竟强行把Core M7当作Core M5用。在室温26摄氏度环境中,使用下来,就算大型游戏过后,机身背面最高温度也达到了45摄氏度左右,出现上机身Logo的正上方。而温度分布比较平均,在机身下方和四周,温度也在43摄氏度左右。这个温度已经属于摸起来不能忍受的烫手感觉了。而日常轻办公等状态下,最高温度也仍然在机身后面的Logo上方,达到32氏度左右。而其他部位温度均在30度左右徘徊。这种温度拿起来就比较舒服。
音响
听个响。
手写笔
之前在文章《巡礼:手写笔》中已经介绍了Wacom的AES手写笔技术。
在自己的通过Elite x2 1012 G1体验Wacom的AE手写笔的感觉上来说,几乎是一场噩梦。
在Surface Pro 4的笔上,可以清楚看出N-Trig笔在边缘的慢速画线抖动的问题上的改进。在Elite x2 1012 G1上,慢速画线抖动的问题也存在,而且在屏幕左上角边缘更明显一些。但总体来说,和N-Trig不分伯仲。
Elite x2 1012 G1的手写笔笔尖和Surface Pro 3的手写笔类似,并没有采用Surface Pro 4上面的阻力设计。写在屏幕上依旧还是有滑溜溜的感觉,体验并不是很好。
自己使用下来,感觉Wacom的手写笔比较费电。自己仅仅断断续续使用了两三天,一节满电量的9号电池已经损失了20%左右的电量。
然而,Elite x2 1012 G1最大问题在于手掌识别上。
有时候,当将手掌放在屏幕上使用手写笔的时候,系统会无法识别手写笔。这时候如果将手掌抬起,再放下来继续书写,系统就有可能识别手写笔,从而画出笔迹。这个在做大量记录的时候非常烦人,就好像一支笔莫名其妙写着写着不出水了。
在网上和其他使用者交流,这个问题也算是一个共性问题,希望将来惠普能够快点改进。当然,这篇文章被惠普的中国工程师看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个问题向上反馈的可能性更……
总之,从目前来说,Elite x2 1012 G1这支笔,就像一支平时出水不怎么流畅的钢笔,完全不合格。
续航
惠普Elite x2 1012 G1在开启Wifi,并将亮度调节到50%左右的时候(0%~50%这个亮度区间日常几乎不可用,除非在周围黑暗的房间中),也最多能保持6小时的续航。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充电状态,基本要用两个半到三个小时左右才能充满Elite x2 1012 G1,速度也应该算是不错。
实际使用中,整个机器的使用时间一般在4小时左右。这在这个价位的笔记本中不是什么好成绩,尤其是考虑到屏幕的分辨率和最高亮度的情况下。
所以对于续航,惠普Elite x2 1012 G1并没有太大优势。采用框架式的支架也似乎并没有非常大的质变。不过相比于Surface Pro 4的38Wh电池容量,Elite x2 1012 G1的42Wh的电池容量自然占有一定优势。即使对比Surface Pro 4的最低配置Core M3版本,由于Surface Pro 3采用了亮度更高、分辨率更高的屏幕,所以整个使用时间上比Elite x2 1012 G1少了20%以上。
然而在自己使用中也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Elite x2 1012 G1的Wifi模块非常费电。这并不是因为信号不好导致。自己尝试升级驱动,并没有什么改善。通过调查发现,同类型的Spectre x2也拥有同样的问题。在Wifi开启的状态下,外国媒体测试的使用时间,Surface Pro 4的Core i5版本竟然还比Core M7版本的多出近20%的使用时间。这块无线网卡是Intel 8260ac,应该说是非常常见的一款笔记本无线网卡。无法确定这是设计问题还是驱动问题。从其他采用相同型号网卡的笔记本来看,均没有人反馈Wifi模块特别费电的问题。
拍照
相比于兄弟产品Spectre x2采用了支持Intel的RealSense技术的后置摄像头,Elite x2 1012 G1的搭载的普通的摄像系统应该说比较不尽人意。前置200万像素、后置500万像素,的确有一种敷衍消费者的感觉。
实际成像效果来看,也仅仅是能用的水平。无法提供更多细节和色彩。整体上属于救急的配置,基本已经无法满足日常多种方式的使用。
惠普Elite x2 1012 G1样张
惠普Elite x2 1012 G1样张
惠普Elite x2 1012 G1样张
另外,虽然配备了指纹识别,也支持Windows 10的Windows Hello功能。但是也没有提供类似Surface Pro 4的人脸识别功能的前置摄像头模块。
可见,在拍照系统上,惠普Elite x2 1012 G1有一种敷衍消费者的感觉。完完全全没有在硬件上拿出该有的诚意。
其他
在使用中,自己还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
当自己把键盘盖翻到机身背面的时候,有时候系统会把这个动作识别为合上键盘盖。于是屏幕就黑了。在日常使用中,也属于和手写笔一样问题不大但是非常影响使用体验的问题。自己拿起来Elite x2 1012 G1准备切换使用模式的时候,心里总是没有使用Surface时候的那种踏实感觉。
Update 2016-03-11:惠普在之后推送了BIOS更新,版本号为12。此次BIOS升级着重升级了键盘盖的固件,解决了翻转键盘盖识别的问题,强烈推荐更新。
总结
单纯从硬件上来说,Elite x2 1012 G1是要超过Surface的。优秀的设计和出色的做工,都让Elite x2 1012 G1释放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可是作为一整套的系统,笔记本从来不能只靠硬件。在软件层面,相比于微软对于Surface“亲儿子”优化,惠普Elite x2 1012 G1则暴露出非常多软件跟不上或者优化不足的地方。譬如文中提到的手写笔和键盘盖翻转的问题,一般都应该不是设计上的问题。自己即使进入了BIOS,翻转键盘盖有时候依然会有这个问题。所以应该是硬件底层驱动的问题。
然而就是这些细小的问题,让Elite x2 1012 G1在日常使用中,缺少了Surface那种“理所当然”的可靠感。被Surface惯坏了得自己,在启动Elite x2 1012 G1进入桌面后看着任务栏上面各种预装的杂七杂八的软件就浑身难受,也不喜欢各种随着系统启动的驱动软件(没错,说的就是Intel的Rapid Storage之流)。虽然采用了Core M来提升了性能,但是作为一个可以当“笔记本”的笔记本,Elite x2 1012 G1的在“用笔写笔迹”的这个环节还是输给了微软的Surface系列。如果用户不用手写笔,就基本不会将键盘翻转到机身背部,更不会发觉手掌识别排除功能的bug。对于这种用户来说,Elite x2 1012 G1或许是一台不错的二合一设备。但是,如果不用手写笔,显然轻薄的二合一设备也有更为不错的选择,譬如惠普新版的13.3英寸的Spectre x360,或者Dell的XPS 13。
有时候自己异想天开,如果当年Nokia用Lumia的外观能装一个iOS系统,或者现在索尼的Xperia也能用iOS系统,那岂不是世界上最美的画面。
微软和惠普会不会也是两条永远不会交错的平行线呢?
微软和惠普,一个是做软件的老本行,一个是做硬件的老司机。术业有专攻,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非常成功的。
当然,如果从商业策略和利益关系等方面分析,微软自然不会和惠普去刚正面。事实也相反,微软曾经和惠普合作,通力完成了2015版本的Spectre x360。从各方面的评价来看,那就是很多人心中的最美:惠普拿出了自己最好的设计方案,微软也孜孜不倦地帮惠普优化好系统体验的每个细节。
只是这种美丽的画面,没有发生在Elite x2 1012 G1身上。
虽然不完美,但Elite x2 1012 G1依然是在硬件领域模仿Surface最好的产品。不错的配置意味着较高的性能,但同时还兼顾了无风扇的设计理念。在保证了高度设计感和做工的情况下,也提供了很强的扩展能力,甚至提供了PCIe硬盘的更换可能。两个不同制式的USB接口,也兼顾了实用性和前瞻性。可以说,在硬件能够想到的地方,惠普都尽量在Elite x2 1012 G1上做到了。但是,在实际体验上,惠普并没有交出那么好的答卷。
和Surface Pro 4相比,作为一个无风扇主义的鉴定信仰者,自己偏向于选择更为一体化的Elite x2 1012 G1;但是如果说真的用来做工作记录笔迹,还是Surface Pro 4更加舒服一些。
后记
为什么用大量篇幅来介绍这款产品?
因为也不希望Surface一枝独秀,想看到其他厂商学习Surface,甚至说照搬Surface,做出更好的产品。
当自己第一样看到Surface这种设计的时候,自己就完全倾慕在Surface提供的独特书写体验上了。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书写体验最好的,依然还是Surface系列。
这也许是幸运,也许是讽刺吧。
依然希望,惠普拿出微软推送Surface驱动的速度,尽快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