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1更好? 由华为P9看双镜头设计发展史)
双镜头设计,这个早在胶片时代就已经被渐渐淘汰的设计在如今的数码时代再次被大家想起,并应用到了新一代手机的影像输出方案中。这种设计是不是能达到1+1>2的效果呢?这次,我们就来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双摄像头设计的发展史。
双镜头(甚至是多镜头)设计,可以说是影像拍摄系统发展史中很独特的一个分支。这种独特的双镜头设计在相机领域经历了一番兴衰后,如今借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又获得了新生。为何双镜头如今又成为新宠了呢?咱们就从双镜头的历史开始聊一聊。
新一轮手机拍照性能大展,双摄像头设计成为一大趋势
最著名双反相机成像取景分别使用
双镜头这种设计,如今在相机领域几乎已经绝迹了。但说到双镜头设计最著名的一种“形态”,要数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经典相机机型——双反。各位如果家里有老相机的朋友,相信都见过类似海鸥双反这样的产品。这种双镜头相机,算得上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双镜头设计相机。
最早的双反雏形,可以追溯到1880年
但实际上,双反和我们现在说的双镜头结构有着很大的不同,双反的两颗镜头并非都用于成像(双反的镜头一个用于成像,一个用于取景)。双反的双镜头设计实际上是为了解决早期相机最大的难题——取景。早年相机的一大瓶颈是取景,没法取景和确认对焦也就谈不上精准的拍摄。而双镜头的设计最早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机用户终于可以利用与镜头光轴平行的光路进行取景拍摄,在早年单反设计非常不成熟的时期(两种结构诞生时间接近,但早期的单反结构是非常不靠谱的,是后期慢慢完善后才成为一种成熟的机型),双反结构设计可谓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结构图中可以看到,双反的双镜头并非都用于成像,其中一个是用于取景的
禄来可以说是双反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其2.8F上的80mm镜头有着极高的素质
当然了,这种设计随着单反系统的日益成熟而逐渐衰落,双反结构在体积方面的劣势使得其在小型化方面有着明显的劣势。在大量单反相机快熟成熟,以及135胶卷的快速普及后。双反结构渐渐成为一种落后的设计,其性能优势主要变成了镜头优势(如,禄来2.8F那颗铭镜蔡司Planar1:2.8/80mm,这颗可谓是中画幅中的标头之王了)和相对其他中幅机型的体积优势。作为一种设计结构而言,可以说双反结构在胶片时代后期就已经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