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愿意去尝试一下超融合,我不敢说100%,至少大部分客户会喜欢上这种新的IT技术,全新技术架构带来的便利性非常明显。我们询问过很多客户,他们都非常认可这种IT新趋势,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IT技术价值。”
北京时间2月27日,深信服第八届渠道高峰论坛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行,深信服CEO何朝曦展示了领先的超融合概念,而在主题演讲过后,我们也采访了深信服副总裁张开翼,来听他讲讲深信服的业务发展、产品究竟有何魅力、怎样吸引渠道商,以及公司未来的愿景。
深信服副总裁张开翼
超融合已成为趋势,深信服有何看家本领?
所谓超融合,也可以被看做是软件定义基础架构的基础单元。业内给出了以下定义:在同一套单元设备(x86服务器)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缓存加速、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备份软件、快照技术等元素,多节点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说到超融合,月初的时候由联想云服务业务集团、中国电子学会、深信服等企业成立了超融合”产业联盟,基本确立了这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认为,2017年主流的厂商应该把网络虚拟化,集成到超融合方案里,从过去的服务器+存储变成服务器+存储+网络。随着产业链的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以NFV或者SDN的方式整合到SDDC解决方案。到2020时,SDDC的解决方案会成为主流的数据中心,或者说是IT基础架构的解决方案。
对于深信服来说,之前的积累使得超融合之路走的相对顺畅了一些。拿Nutanix或其他厂商来说,他们更多的是整合了服务器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而深信服则采用了SDDC的完整解决方案,加上超融合的表现形态。张开翼介绍称,这种解决方案的交付效率更高,稳定性也更强,兼容性和扩展性也很好,运维成本也比较低,“我们的SDDC解决方案能够以纯软件的方式完整构建,帮助客户搭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
不过,以纯软件交付的架构复杂,门槛也比较高。从整个行业来说,有些厂商的超融合方式是计算+存储,而深信服则是选用了完整的IT架构,加上自身在安全方面的技术积累,用SDDC+NFV的特性构建完整的架构。
其实谈到类似的产品和技术,华为提出的更早,而深信服此时宣布又有何深意呢?时机很重要。从应用虚拟化到桌面虚拟化、再到去年1月的服务器虚拟化、7月的存储和网络的虚拟化,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是不断积累的。此外,就像有些概念很酷的产品一样(比如苹果的Newton),它们只是生错了时代,陷入了创新陷阱。还有云服务商LoudCloud,他们的云想法也不错,只是当时没有多少人了解云计算,所以也遭遇了失败。在张开翼看来,深信服的进入市场的时机赶上了客户对这种趋势的认可,技术也比较成熟。
几家成熟的供应商坐在一起,组建一个联盟,这种事情并不常见。不过,技术趋势正在转变过程中,新IT替代传统IT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有人可能会问,联想、Nutanix这些都是行业劲旅,碰到一起不会PK吗?对此,张开翼坦言,各个厂商的产品都是刚开始推的阶段,很难说有很具体的比较,也没有到贴身肉搏的阶段。
自由度更高网络虚拟化可任意选择
对于一些客户来说,可能需要的只是“模块化”的解决方案,如果被强迫打包出售,就会被动的提升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虚拟化的自选方案无疑是更加灵活的。张开翼表示,“从我们的角度来说,计算作为基础架构肯定是必备的,而网络、存储等功能是可选的,其实就是利用网络虚拟化来构建数据中心的架构,也可以用网络+存储虚拟化来替代传统存储。当然,也可以把三者加在一起,提升整个系统的弹性。”
至于NFV,起到的作用就是保护,来提高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而边界和虚拟化内部的安全性,深信服也有一些防火墙、VPN之类的产品。这样一来就能让SDDC更好地适配客户的整个IT规划和需求。
张开翼举例称,有的用户很看重存储信息,暂时还不敢把管理业务系统的数据放在虚拟化存储上。此时,深信服就会在超融合里面提供计算+网络,搭配传统外置存储的方式,构建数据中心,提升了弹性和运维便捷性。也有一些客户对数据可靠性的要求不高,那么可能只需要计算+存储,搭配自家的网络,这样一样可以使用。
安全问题是关键深信服有何秘诀?
在企业市场,安全性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甚至在国家层面也多次重申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作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优势厂商,深信服也是尝到了甜头。与其提供产品,不如“教会“客户一项安全能力,这里就要提到“下一代防火墙”。
根据深信服的描述,这款产品可以让客户看懂风险现状,例如通过熟悉的语言和操作来分辩系统是否已经被入侵。此外,通过出口边界、在内网多个节点部署之后,下一代防火墙可以形成对整个APT攻击环节的检测和防御。
使用过程中,用户的操作流程也会有所简化,登录后会看到统一的任务界面。例如,某个统计局要部署下一代防火墙,他们可以看到某一时间段内的重要安全事件有哪些,需要管理员处理、真正的安全事件有哪些,而不是一大堆安全日志。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处理问题会更加有效率。
借助云端平台,深信服也会提供一些自动化的工具,为用户持续输送安全能力。其中包括安全领域的专家团,他们会根据实时响应做出分析和判断,及时与客户进行沟通。此外,深信服还与监管单位合作了网络监控平台,对其一些业务系统做检测和分析,搜集风险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
未来,深信服还会进入客户的内网,部署一些安全设备,就像“离线版”的云平台,或者大数据分析平台,帮助客户进行风险分析。目前,深信服的产品研发属于快速迭代模式,是以天为单位进行响应的,这种模式已经维持了两三年。
云计算这么火深信服如何布局?
对于行业云,深信服可能会成为背后的技术供应商。在自建数据中心市场,会以SDDC方案为主,基于OpenStack云管理平台,用户可以选择SDDC+云管理平台的方式,构建私有云数据中心。在公有云场景下,会帮助客户保障业务安全。
“像亚马逊AWS这些云服务商,我们还有云组建在上面,客户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购买网络安全和优化的虚拟化镜像,用在公有云上面,这也算是混合云了。”张开翼表示,深信服的管理和优化可以提高速度,节约带宽,提升数据中心之间的交互速度。
张开翼说:“最近,我们也公布了云安全解决方案,一个是南北向的解决方案,叫‘云经’,另一个东西向的叫‘云纬’,这些方案是用来保护内部业务之间的安全隔离,以及云和云外业务之间的安全防护。”
成立两大BU“两条腿“跑的更快
为了让业务发展的更为全面,深信服将旗下业务分成了两个BU,分别是虚拟化BU和安全BU,相互形成了既独立又促进的关系,在增加虚拟化投入的同时也兼顾了安全,希望成为“安全的赋能者“。
根据张开翼的说法,深信服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安全雇佣军的方式,离开了厂商,客户和渠道啥都不能干。“短期内,安全BU的营收仍然是深信服营收的主体部分,因为整个虚拟化和超融合虽然增长的很快,但还是在起步阶段,体量还比较小。我们希望用一两年的时间,让这两个BU形成齐头并进的状态。“据了解,深信服的BU制并没有拆分销售体系,销售仍然属于研发体系。
客户的认可度怎么样?还是用产品说话
截至目前,深信服的超融合客户已经超过158家,并且还在陆续签约中。张开翼透露,在与这些客户的洽谈过程中,会先寻求更感兴趣的企业,“除了面向大型数据中心的完整SDDC,我们还有迷你超融合,可以满足小型企业或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
“对于我们来说,肯定是希望看到客户不断地将业务迁移到我们的架构下。”张开翼说,“如果他觉得有问题,可以掉头就走。如果他发现超出了预期,就会陆续将传统架构迁过来,也证明了这个方向是有生命力的,能给客户带来实际价值。”
任何一项新技术和产品,在上市之初总是会受到质疑,iPhone和iPad都经历过低潮,最终还是要产品说话。深信服的超融合也无法避免“新品尴尬”,而试用体验则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
“有的客户刚开始说试一下吧,或者找一个小的业务系统替代,使用过程中发现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这就会促使他不断购买,最后将整个数据中心从传统架构迁移过来。”张开翼直言,“我们不怕质疑,始终相信好产品是最好的竞争力,这就是我们的市场策略。”
用开放的心态交朋友合作充满机遇
商家除了是客户,也是朋友。与渠道商的合作不仅要更加开放,还要扩大合作范围。“我们的超融合方案可以与合作伙伴进行技术合作,这会使得交付的集成成本大幅下降,效率也会提升不少。在超融合的环境下,我们也会推出很多有针对性的软件优化。”张开翼指出,之前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是代理与被代理,有了SDDC和超融合方案之后,双方就能在分层、租用,甚至是联合运营方面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对于客户来说,增加了获得市场份额的机会,赢得了销售额。同时,技术的完整性和交付效率也有提升,从商业角度来看,可控性有所增强。张开翼表示,“客户会从与深信服的合作过程中获益,这不一定是直接的利润,但肯定是总体向好的。“
张开翼称:“深信服一直坚持以渠道为核心的市场策略,必定是能够不断发展、深化下去的,我们也正在逐步成为很多大型厂商的合作伙伴。随着虚拟化战略的落地,深信服会在合作过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当然,我们也会为合作伙伴创造更大的价值。”
2016年有何规划?不排斥收购
2016年,深信服依然会尝试让更多的人试用超融合业务,从小处着手,挖掘客户的实际需求。此外,也不排除会收购一些初创型的安全厂商。“现在的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方向很多,但如果说跟我们的安全战略不匹配的话,也不会是合作对象。当然,这里面也牵涉到对方的意愿问题,所以我只能说深信服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收购的)问题。”张开翼说。